中新網上海1月10日電 (記者 陳靜)如今,隨著公眾性別平等意識的增強,女性對社會的貢獻在更多領域得以充分展現。上海市婦聯10日披露其與上海市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聯合評選的2016年影響女性發展的十大新聞事件。
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楊雄當日發布了“2016年影響女性發展的十大新聞事件”。在這十大新聞事件中,有對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的重視:例如,《反家暴法》的實施推動了公法入家門,在家暴受害者更多為女性的社會背景下為保障女性權益提供了更有力支撐;去年收視火爆的《爸爸去哪兒4》中,4歲女孩阿拉蕾和23歲董力組成臨時父女家庭,備受關注,引發了女童性保護爭議。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汶蓉認為,這也折射出公眾對女童保護意識的提升,對媒體無底線炒作的反感。
在評選出的新聞事件中,有對新時代女性精神的倡導,女排奧運再奪冠是女排精神的再次傳承與發揚,充分展現了聰慧時尚、自信堅韌、創新進取的女性時代精神;而“洪荒少女”傅園慧公開采訪談月經的大膽和坦率,則重新界定了90后女生的新形象。劉汶蓉表示,傅園慧在公共場合對女性生理現象直言不諱,有助于引領全社會正視兩性生理差別,對實現性別平等主流化具有積極意義。
這些新聞事件中還包含了對公共空間尊重女性的呼吁,去年初明星馬伊琍對國內母嬰室形同虛設的痛批,引起廣泛關注,在社會各界持續推動下,11月國家衛計委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2016年至2020年公共場所母嬰設施配置推薦標準;12月住建部實施《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女性廁位比的提高將終結“占領男廁”的歷史,體現了公共政策將性別主流化落到實處,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沈奕斐指出,推動社會的性別平等,有賴于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務的提升。
此外,“全面兩孩政策考驗女性‘平衡’能力”、“‘裸條’借貸事件觸及道德底線”、“支付寶缺乏社會責任淪為‘支付鴇’”、“南通老太‘重男輕女’踩死孫女引悲劇”等事件也入選。
上海市婦聯副主席、新聞發言人翁文磊表示,此次聯合評選旨在進一步喚醒社會公眾對女性發展的關注,積極引導社會各界用社會性別理論的視角分析新聞事件,推動形成促進婦女發展進步的良好社會環境。
據悉,此次評選,由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和上海迪博大數據研究所以“女性”為關鍵詞通過智能語義分析平臺海選出網民關注和熱議的事件,經過學者初次篩選、媒體專家投票、公眾微信投票、專家點評等環節,最終確定十大新聞事件。(完)

(原標題:疑非法吸收公共存款 逾百名投資人6000多萬被騙) 中金社2017年3月21日消息,據投資者了解,北...
2017-03-21 更新

從驕傲的少帥,到前途未卜,精疲力盡的追風人,王小川,在39歲到來之時,娃娃臉上已略顯疲態,上移的發際線依...
2017-02-27 更新

你以為鸚鵡能模范人說話,但終日所唱也就數聲而止。現今,搜狗正陷入鸚鵡學舌的境地。 近日,搜狗發布...
2017-02-23 更新